
累計7個案例獲全國推廣 數量全國第一
杭州日報訊 不管身處何地,點點鼠標就能在線開展糾紛調解,時間最短僅需一天……借助中國(杭州)知識產權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,企業和群眾處理知識產權和國際商事糾紛調解打破了時空限制,實現了“一次不用跑”。日前,這種“數智化”在線商事調解模式,成功入選國務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“最佳實踐案例”。
據了解,自2016年以來,杭州已連續獲批開展三輪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,共有7個案例入選“最佳實踐”,數量居全國首位。緊緊圍繞全省數字化改革決策部署和全市“數智攻堅年”要求,承接探索與開拓的發展使命,杭州繼續以“探路”“破冰”的先鋒之姿,為全國其他兄弟城市提供可借鑒的“杭州實踐”。
此次入選的“數智化”在線商事調解模式,匯聚了市貿促會、市中級人民法院及共道科技等多方力量,創新構建的中國(杭州)知識產權·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,為數字化手段、非訴訟方式解決知識產權和國際商事糾紛提供了“杭州方案”。
商事糾紛化解從“線下”搬到“線上”,企業和群眾得到了“一站式”網上調解服務。依托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,云平臺集成了電子送達、文書自動生成、在線司法確認等智慧手段,還能提供案件預判、信息共享、資源融合和數據分析等一體化功能。
數字賦能,調解服務的數智化水平大大提升。據悉,通過自主開發的智能分案軟件,云平臺還能自動識別所受案件類型,精準匹配對應調解機構。
政企聯動,形成合力。調解云平臺的打造,有效整合了社會調解力量。目前已有中國貿促會/中國國際商會杭州調解中心等10家調解機構、近60家律師事務所、600余名中外調解員入駐云平臺,向公眾提供專業調解服務。
依托這些調解領域的“最強大腦”以及政企聯動能力,商事案件在線調解成為新趨勢。截至2021年5月18日,平臺共接收調解案件9542件,涉案金額13.26億人民幣。其中調解完結6441件,調解成功2093件,成功率32.5%。
依托云平臺,企業和群體擁有了多途徑、多層次、多種類的糾紛解決方式,“社會調解在前、法院立案在后”的解紛流程初步形成。尤其是當前,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的背景下,該平臺在為企突破疫情障礙、拓展國際經貿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價值。
熱點資訊